耳朵通风是什么原因?

冯生强冯生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外耳道由软骨膜构成,呈扁平凹状,周围有肌肉和韧带,中间有一个狭长的腔隙称为鼓室。这些结构使外耳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腔隙,以阻止声音进入中耳;同时,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。

外耳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收集、传送声波,另外,还有聚集、传递、发散气味的功能——对于辨别不同气味源的方向有重要作用。 外耳道与空气接触,所以它也需要“呼吸”,这种呼吸是由鼓膜的运动来完成的。当我们吞咽食物或者打呵欠的时候,下巴会自然抬高,这使得喉腔打开、咽鼓管张开,里面的气体可以进出。

不过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张嘴说话或咀嚼,导致外耳道处于闭锁状态。只有当吞咽时,才开启片刻。而睡觉的时候,由于头部的位置变化,使得颈部的肌肉自然放松,咽鼓管开放,保证了夜间睡眠过程中,外耳道能够顺畅“呼吸”。 外耳道还具有保持嗅觉的功能。当闻味道的时候,呼吸带进来的气流会首先接触到外耳道的鼓膜,再通过鼓膜将气味传给嗅神经,最后把信息传递给大脑。 所以如果外耳道出现耵聍(即常说的耳屎)堵塞或者是中耳炎导致的分泌物增多,就会影响耳道里这些器官的功能,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头晕。

在外耳道皮肤还分布着大量的耵聍腺,它可以分泌油脂,保护外耳道的皮肤不被磨损,同时,它也具有杀菌作用,防止细菌的入侵。 因为外耳道既需要“呼吸”,又有耵聍腺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,所以容易导致外来物质的入侵,产生疾病。例如:

1.外耳道炎症:由细菌感染引起,除了会有疼痛感觉之外,还会流脓水。此时,应保持局部清洁,并使用抗生素治疗。

2.耵聍栓塞:也就是耳屎太多,形成硬的硬块,堵塞了外耳道口。这种情况下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,只需要滴入清洗剂,使其软化后,用棉签儿轻轻弄出来就可以了。

3.外耳道异物:常见原因是因为进水而导致小虫误入其中,或是头发掉入耳道内。此时应避免自行处理,特别是使用耳道里异物的镊子、发夹等器械,否则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,请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取出。

凌杰晃凌杰晃优质答主

中耳炎治疗后,一般需要进行乳突根治术、鼓室成形术等手术。若患者为胆脂瘤型中耳炎,术后鼓膜若有穿孔,且听骨发育、结构、活动度良好,可进行单纯鼓膜成形术;若有听骨的缺失或者畸形,还要进行听骨的重建。

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护理:第一、体位护理,术后患者要避免手术侧卧位,尽量采取健侧卧位,避免术后出血以及脑脊液漏的发生;第二、耳道护理,术后3天开始,每天用生理盐水擦拭耳道,去除耳道分泌物以及痂皮,保持耳道引流通畅,促进创面的愈合;第三、耳内流液护理,如果患者术后出现水样脑脊液,要注意保护性填耳,减少脑脊液的流出,有助于创面的愈合以及脑脊液鼻瘘、耳瘘的愈合;第四、用药护理,患者出院后要及时应用抗生素,注意耳道的清洁。如有必要,还需去医院定期复查。

引起耳朵通风的原因有很多,常见的有外伤、肿瘤等,中耳炎后遗症导致的可能性最大。根据耳膜穿孔位置不同,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耳鸣、耳内流脓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应前往医院完善耳内镜、颞骨CT等检查以明确病因,并给予针对性治疗。

对于耳膜没有穿孔倾向,且无听力下降者,可不予处理,做好保护工作即可。对于有穿孔倾向且伴有听力下降者,可行耳内镜下耳膜穿刺抽液,解除中耳积液和气压差,待其自行恢复。

若有明确病灶且有自行愈合可能者,可行外耳道填塞、药物滴耳等处理,并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,大部分患者可在1-2个月内自行痊愈。对于病程迁延不愈且耳膜长期无法愈合者,可行鼓膜修补术等手术治疗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